戰疫刻不容緩,只有全社會迅速嚴起來、緊起來、實起來,見招拆招,沉著應對,抓細抓實,才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撲滅疫情。
令人欣慰的是,經過十天奮力戰疫,截至目前,蘇州防疫形勢總體趨穩。據本輪疫情防控第十一場新聞發布會:2月24日0時至15時,蘇州新增確診病例1例(普通型),來自隔離管控人員篩查。
正如病患就醫最希望接受微創手術、靶向治療一樣,疫情防控的最佳方案、最好選擇應當是“精準且必要”,只有這樣才能把疫情影響壓降到最低、最小。否則,社會正常運行秩序被干擾,反過來也會影響疫情防控的戰斗力。
要做到“精準且必要”,首先需要越來越完備的應急響應體系和機制,要拉得出、打得響,戰之能勝。2月14日召開的首場新聞發布會就通報:已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,其病毒溯源的初步分析結果是奧密克戎變異株,相關全基因測序比對工作正在進行中,對重點風險場所和重點人群的排查工作也在持續進行。這就說明蘇州對疫情的研判和應急響應是精準的、高效的。
要做到“精準且必要”,全社會的方方面面就要經得起“高強度對抗”。在此方面,市委、市政府連續召開點調會、專題部署會,每天一場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等,都在一次次拉出“對賬單”:無論是一輪輪區域性核酸檢測,還是落實“四早要求”、壓實“四方責任”,或者是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、各行各業的志愿者隊伍夜以繼日奮戰在防疫陣地上,都明明白白地告訴市民和外界,蘇州這座城市是經得起考驗的。還是以本輪疫情發生之初的一些數字和事實為例:公安、疾控領域,175人的流調隊伍,整裝待發;核酸檢測領域,配備醫務人員4450人、志愿者4874人,設置采樣點位953個;防疫物資領域,根據區域核酸檢測和社會面疫情防控需求,隨時調度儲備物資;生活物資領域,緊急聯系餐飲企業、大型商超、農貿市場準備生活包,直接配送至街道社區,滿足居民日常需要……不難看到,戰疫之中,蘇州激活了每一個社會“細胞”。
要做到“精準且必要”,就要善于補短板、強弱項,讓“精準且必要”變成現實。本輪疫情發生后,為了讓所有隔離觀察人員在染病后能得到及時救治,我市將蘇州工業園區星湖醫院、吳江區松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10家醫院確定為“黃碼”定點醫院,并確定7家轉診上級醫院,負責急危重患者就診。“黃碼”人員的單獨檢測也是保證疫情防控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,既可以使高危人群得到高效救治,也可以盡可能避免擴大感染風險。與此同時,為了給新冠肺炎治愈者提供優質的健康服務和康復環境,吳中區在接到指令后,第一時間啟動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人民醫院改造工程,目前該院117張床位、110余名醫務人員,一切準備就緒。再加上防疫臨時性公益性崗位的制度設計,對相關緊缺人員快速招聘上崗,既滿足了基層防疫工作應急需求,又適當考慮了就業困難人員的安置。
只有狠抓“精準且必要”,才能為全社會正常運行護航。戰疫已到最緊要關頭。說一千道一萬,全社會必須繃緊思想之弦,壓緊壓實責任,進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,才能真正實現和做到“精準且必要”。既然人人盼望早日回歸正常的經濟社會狀態,那么,我們就要從嚴抓好隔離點、封控區、管控區的管理;就要慎終如始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;就要堅持“人、物、環境”同防,做好交通卡口管控、涉外疫情防控。
惟其如此,我們心中向往的春天才能早日來到。(蘇報融媒評論員 金 根)